当前位置:首页 > 百业风采
探索七十载 只为黄河清——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七十年科研概况

时间:2012-08-14 15:19:32  来源:黄委会天水水土保站  作者:师明洲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探索七十载 只为黄河清  ——黄委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七十年科研概况  师明洲   一、单位概况  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以下简

  天水站站现有龙王沟、梁家坪、罗玉沟、烟铺四个试验场(基地),总面积35.53hm2(其中川水地8hm2)。主要以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试验、观测研究,梯田工程的试验、观测研究,坡面水土流失观测研究及技术推广为主。同时在藉河流域的罗玉沟、吕二沟两条典型小流域及其它支沟初步建立了小流域水土流失观测站网体系,共设雨量站73个、径流泥沙观测站11个、植被观测点15处(罗玉沟、吕二沟流域),重力侵蚀观测点6处。结合罗玉沟流域其它试验观测设施,初步形成了罗玉沟流域水土保持观测、试验和研究综合平台。

  天水站建有网站1个(网址:www.hw-ts.com),现有各类图书、档案资料共计2万余册(卷),其中技术档案已积累近60余年,保存完善,十分珍贵。

  二、水土保持试验研究历史回顾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水土保持创始人傅焕光、任承统、叶培忠、蒋德麒等专家学者,在美国土壤保持局罗德民博士的帮助下,在天水开始了我国最早的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我站几代水保科技工作者,先后开展了梯田沟洫工程、垄作区田、坡面径流小区试验、大柳树沟综合治理、牧草引种与培育、刺槐沟壑造林、沙棘人工栽培、柳篱挂淤、山地果园栽培、新技术引进与应用、支流水沙分析方法的改进、基本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等一批开创性的试验研究项目。

  1、水土流失规律试验研究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天水站建立了黄土高原最早的坡面径流(场)小区,开展了黄土高原最早的坡面土壤侵蚀规律探索;五十年代建立的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站,使我站水土流失规律试验研究初步形成体系,七十年来,积累了我国系列最长的水土保持科学试验径流泥沙观测资料(1942~2011年)及天水地区最早的气象观测资料。为我国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体系建立和水保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奠基和导向作用,在国内外都具有重要影响。另外在丘三区土壤侵蚀特征研究方面也处于国内前列。

  2、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

  我站开展的大柳沟综合治理试验(1943-1948,1955-1957)通过坡地保土耕作、梯田沟恤、刺槐护坡、土柳谷坊,柳篱挂淤等措施,探索出了“农林牧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标本兼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成功经验,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治理效果,开创了我国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典范。

  上世纪五十年代培养了闻名全国的武山邓家堡(国务院授特等奖)等一批水保先进典型,六、七十年代建立了天水石崖水土保持示范点;七八十年代的我站开展的吕二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八十年代培养的秦安县王窑水土保持示范基地,都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样板,受到了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通过培养典型,建立示范基地,带动了群众性水土保持工作,先后创造50多个水土保持治理典型并为之进行了探索研究,为我国最终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

  九十年代设计,近十余年参与实施的黄河流域第一个大型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藉河示范区项目,已成为新时期城郊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样板。天水站同时开展了课题研究和藉河示范区监测体系建设,使藉河示范区建成了了融生态、经济、科研、监测为一体的具有高科技含量、高质量标准、高产出效益、高示范效应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样板工程。

  3、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试验研究

  ①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试验研究

  四、五十年代主要进行了梯田沟洫工程、垄作区田等方面的试验示范与研究,在解决山丘地水土流失的同时,为区域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六、七十年代主要示范推广了等高种植等保土耕作措施和地埂、田坎利用技术,在较大区域内的坡地水土保持和农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八十年代又进行了梯田施工方法及机具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优化梯田施工设计、提高梯田施工效率和确保新修梯田稳产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②水土保持林草措施试验研究

  1942年,在天水实验区创建了黄河流域第一个水土保持牧草试验原种圃,先后由美国等地采集并引进牧草430种,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培育成抗逆性强,适应好,产草量高的草木樨,葛藤、毛叶苕子等并纳入粮草轮作。在1955年的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会议上,草木樨被誉为西北地区的“宝贝草”,为此1957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对试验推广草木樨、刺槐等做出杰出贡献的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授予特等奖,并颁发“面向群众、联系实际、科研为生产服务”的锦旗一面,受到朱德副主席和谭振林副总理的高度赞扬。80-90年代对早熟沙打旺、小冠花等草种研究试验有突破性进展,1991年被全国牧草评审委员会确认为育成品种,并将这一成果,推广到祖国各地;六、七十年代还进行了多种农作物的引种与栽培试验研究,也取得了良好成绩。

  四十年代起在我国著名的林学家傅焕光、任承统、叶培忠、吴中伦等的带领下,开始了水土保持造林的试验研究工作。率先在黄土高原丘三区进行了刺槐、白榆、臭椿、沙棘、侧柏及杨柳等水土保持优良树种的造林试验,特别是刺槐的大面积推广,使刺槐水土保持林遍布黄土高原,成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造林的先锋树种,并与草木樨一起受到了国务院的嘉奖;同时进行了多个水土保持树种新品种的引种、育种、繁殖与推广,特别是开展了我国最早的杨树杂交育种工作,为我国后来的杨树杂交育种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首次在天水地区进行了山地苹果园的建园试验,为现在天水及其周边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的大规模发展开创了先河;八、九十年代系统研究了沙棘在中国的分布、种类、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水土保持作用和经济价值,开展了沙棘杂交育种和良种繁育方面的试验研究,取得的成果获国家科技部、林业部、黄委会科技进步奖。

返回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Baidu
新闻 网页 mp3 贴吧 图片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