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人文 > 天水沿革
卦乡史话(一)

时间:2012-01-19 15:44:22  来源:天水小江南三阳川的博客  作者:天水小江南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前 言 拿到卢老的《渭南镇志》手稿是去年国庆的事。看着老先生书写整齐的手稿,厚厚的

 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逐渐兴起各种小厂在各村建成。

1 南河川刘家庄造纸厂  是张永芳于80年代由纸箱改办的,为境内龙头企业;

2 霍卢砖厂  1974年创建,原为村办集体企业,是境内最早最大企业,位于霍卢村,占地89亩,自1980年由卢振幅承包,经10人更换承包,至今由杨芳(女)2005年冬承包,自任董事长,总经理下设生产、砖机、炉窑三个班,有职工90多人,日产转100万块,全年收入300万元。

吴家村砖厂  2002年5月由王甲午创办,位于卦台山东麓,占地15亩,每年可生产砖500万块。

三友空心砖厂  是毛林生、刘东风,陈建忠三人合股联办的建材厂,位于富坪村东,景山村南,2003年投产,现在由毛林生单独承包,解决了景山村有劳务能力的许多妇女的就业问题。

正阳砖厂  是周怀恩创办的,位于正阳寺西,占地约8亩,有厂房14间,停产多年,2009年春由张元村赵麦换在渭南信用社以45000元承包,已回复生产。

于元砖厂  由村干部于德和、于贵中创建的集体企业,位于该村西南,占地2050平方米,有办公楼1幢,厂房10间,现停产多年。

马家峪沟砖厂,是程家村夏恒强创办,2009年3月开工,占地9亩。

程家村、候君刚的新型环保免烧砖厂,占地2亩,有厂房4间,长在投入生产。

10  宏源实木门窗加工厂,位于北甘公路边是渭西村杨长全开办的,机械10台,固定资产30万。

11  马嘴山张明星锯木厂,位于马嘴村东,北甘公路边。

12  山泉纯净水厂  秦安人牛勤兴办,有职工23人,位于渭西村之西,占地一亩多。

13  二崖瓦窑群  1982年,景湾村姓刘的五个青年创办。因销量好,随后,缑玉泰、于福才、于海江、于爱和、于强国、李建武、蒲全福、于明江等9人瓦厂,群窑并立。

14  蜂窝煤厂  1994年曹家村曹三泰首先在三阳火车站西,曹家村北,北甘公路南边,兴办起蜂窝煤厂,1995年4月卢振吉父子在渭南车站西办起蜂窝煤厂,于洪江在于家园西办起了蜂窝煤厂,卢春辉在河岸北甘公路南边办起了蜂窝煤厂。

                            农  

一   私有制农业

   清朝至民国末年,富裕户侣有大量土地,如杨王村、杨连喜一家土地1000亩,以出租的方式经营,有的以雇佣长工、短工经营,贫困农民,户均不到2亩土地,有些农民家无寸土,靠打长工,打短工维持生活,民国二十年调查,每亩收地租1斗(30公斤)粮食,雇工每年20匹布,短工一天工资1升(3公斤)粮食,儿童每年10匹布或少些。贫富悬殊,富户有牛、马、驴、骡、羊群、水磨、铺面、手工坊,贫者只有锄、镰、镢头等简单农具。

二  私有制改造

解放后,先实行减租减息运动,减后交3%的地租,1951年7月开始土地改革,没有地主、富农、小土地出租者、学田、祠堂田分给没有土地的农民耕种,由县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确认所有权和自由经营权。

三  私有制向集体化过渡

土改后,1952年春,乡人民政府领导农业生产中,为解决劳动力畜力不足的问题,引导农民建立变工组、互助组。

 1954年1-2月,个别村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曹家村带头,其它村陆续建立,于元村,杨赵村合建“双喜”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归集体,耕畜大型农具等折价归社,1957年,初级社全部转入高级社。

1958年7月,先乡为单位成立人民公社,渭南乡成立“红旗人民公社”至9月下旬又合并为三阳川人民公社。张介为党委书记,杨长保为社,社员生活实行长。渭南为管理区(又称第三营)村称“连”,实行军事化管理供给制,全部到食堂吃饭,由于调动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工厂、粮站、供销社学校均下放于人民公社领导管理。

返回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Baidu
新闻 网页 mp3 贴吧 图片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