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人文 > 天水沿革
卦乡史话(一)

时间:2012-01-19 15:44:22  来源:天水小江南三阳川的博客  作者:天水小江南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前 言 拿到卢老的《渭南镇志》手稿是去年国庆的事。看着老先生书写整齐的手稿,厚厚的

四  雕塑

过去在境内,只有几位画匠雕塑庙里的神像,无人再学此门技术,今年来,曹家村人曹振兴在北道渭河大桥头的飞天乐伎雕像为其佳作,其次刘家沟人,严培辇有几处神像较为精品。

五   创作

清代吴家村人,吴疏村的《疏村使用录》医书,吴西川翰林的《沁芳吟馆文稿》,《沁芳吟馆诗草》,《偶一吟草》,《雪鸿小草》等各一卷。

近代吴震要的《伤寒论》医书,毛家底下毛凤翥教授的《高级数学讲义》。《中等教学专题选讲》。毛朝阳的《雨季的蝉吟》诗集,富坪村人王德全德《杜甫陇右诗注析》,《中国古代诗词选注》,景湾村人卢浩若的《卦台山诗词楹联选》,《三阳川》,柳滩人张兰斌的《三阳戏剧》,《张石村志》,刘沟村人严培辇的《百草斋杂吟集》,刘全喜的《艺术吟草》,青宁人张晓东的《青宁村志》左李村人李生存的《吟渭百曲》,杨赵村人杨永锋的《玉蜂记》剧本,吴家村人吴耀章的《伏羲画卦台理验》。2006渭南镇人民政府编写出版《腾飞的渭南镇》一书。《卦乡墨迹》画册。

六   广播

1953年天水县广播站成立,使用一台从就政府接管的英国广播大机,广播员马信用方言播音,广播线路在到东泉,1956年利用电话线向各乡镇转播,并开始有女播音员,用普通话播音,渭南境内有了小喇叭,至1958年,有一半农村通了广播,进而户户有了小喇叭,1966年公社成立广播站,1983年县上在新阳凤凰山东岳庙建起调频广播转播台,至今全部使用无线广播。,农民用收音机收听信息。

七  电影

民国30年春,天水县文教馆,在渭西村高家坟放了一次无声电影,是渭南境内的首次放电影,1950年解放20师驻渭南修天兰铁路,给部队放电影,让群众看,是有声黑白片子,1957年天水县成立东方红,并有10个放映队,在各个乡镇放映,在农业放影后,农业社交钱,1957年,县革委会下放给渭南放映队,1985年渭南乡政府礼堂改为电影院,1988年后受电视、录像、卡拉OK,电影影响逐渐减弱。

八   电视、录像

1975年后,渭南乡政府有一台黑白电视机,专人保管,晚上在会议室放映,随着供销社、学区就有黑白电视,境内营房梁建立国家电视差转台,1978年后,就有了彩色电视机,1990年后电视普及。

返回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Baidu
新闻 网页 mp3 贴吧 图片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