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人文 > 天水沿革
一条埋没在地下的街道----猪羊市

时间:2011-11-06 23:51:42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作者:众里寻她千百度 (2007-12-24 12:51:10) 在天水城里,“猪羊市”这个亲切而又通俗的名字,古老而又热闹的街道,已经在城市扩建道路的浪潮中被黄土深深

  作者:众里寻她千百度 (2007-12-24 12:51:10)

    在天水城里,“猪羊市”这个亲切而又通俗的名字,古老而又热闹的街道,已经在城市扩建道路的浪潮中被黄土深深地埋在地下,了无痕迹。由于它消失了所以更加怀念,因为它不能再造而更觉遗憾!它像一处有生命的灵物让人常常牵挂。毕竟,它曾承载过家乡父老的生活,也留下过我的足迹。

    我曾到过许多城市,还没有见过哪条街低于街面的。但“猪羊市”的地理位置却特别,它像一条峡谷,比东,西街面都低。在有西关城门的时候,南北走向的城墙将“猪羊市”隔在“城外”,但是,这条北高南低,狭长的街道却四通八达。北口在民主路,与“城壕”隔街相望。向南直通官泉,在街的中段靠西,走上回民“台子”,就能很快到达劳动路。在街中段靠东,从“猪羊市街上走上城墙的小城门洞,就可走到学街(gai)的街上。从这个城门洞看下面“猪羊市”,犹如在楼房上看风景。

    猪羊市不仅地理位置特别,五六十年代时,街上商铺货品也十分繁杂。街南段有卖柴草,麦衣,炕基子的,有为骡马削蹄钉掌的,有铁匠铺,打制镰刀斧头,铁铣锅铲,古老的风箱吹得炉火纷飞。还有卖箩筐绳子,洋火皂角,旧书报年画,旧衣旧鞋,修车补軩的。街上不时还有江湖人“耍猴”,卖“大力丸”的,有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卖针头线脑,箍锅钉碗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由于“猪羊市”北端对着当时最繁华的“城壕”大街,逢年过节,城乡人在这里采办年货,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因此,猪羊市也十分热闹。

    这条街的回民“台子”上,是天水城一处回族百姓集居地,那些常走动在“猪羊市”街上的回族妇女,犹如电影里“古兰丹姆”临世,是这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回民朋友很会加工羊皮,做成的羊皮袄毛色雪白柔软,穿着轻便暖和,深受市民喜爱。他们加工的清真牛羊肉,味道纯正可口,也是家乡百姓的美食。

    笔至于此,我猛然品出了这条街的豁达与深邃的低蕴,它集回汉两族,城乡两界,新旧货品于一身,载着百姓们清贫的生活,和谐地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沉淀了这座小城里没有文字记载的文化内涵。它虽然显得有些破败陈旧,很土气,但这不正是天水旧货市场的雏形吗?那些古旧文物,陶瓷瓶罐,天生是“属土”的,它们的根在地下,把真品摆在商店里就像假的,把赝品摆在地上也像真的。北京闻名世界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它的雏形是1992年自发形成的一个“跳蚤市场”,俗称“鬼市”发展起来的。现有3000多摊位,仍保留了地摊交易这种具有典型的民间风情的方式,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光顾这里,寻找愉悦,陶冶情操。

    由此我想到“猪羊市”这个有些“土气”的街市,如果我们的城市在自身发展中能宽容一些,对这样民间形成的地方加以保留改造,我想这条街绝对是一条很有特色的街市。把它打造成游览,购物,进行民间传统文化交流的窗口,那将是何等景致啊!

    社会在发展,城市的高楼在拔地而起,但愿在楼房下,保留名人故居,小街小巷,这不是怀旧,是这小城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返回首页
打 印】【顶 部】【关 闭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Baidu
新闻 网页 mp3 贴吧 图片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