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文化 > 先秦文化
甘肃陇右:秦人发祥之地(图文)

时间:2014-03-20 15:57:19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赵逵夫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原标题:因地蓄锐秦人发祥于陇右   大堡子山遗址发掘现场   “乐器坑”出土的甬钟   “乐器坑”出土的铜虎   “乐器坑”出土的石罄

  大堡子山遗址远景(本栏图片由省文物局提供)

 

  甘肃省博物馆藏垂鳞纹秦公铜鼎

  特约撰稿人赵逵夫

  在中国历史上,秦人第一次统一了全国,为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奠定了一个建构模式,可谓意义重大。《史记·封禅书》中说:“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祀白帝。”《史记集解》引晋灼曰:“《汉注》在陇西西县人先祠山下。”“陇西”这里指陇山以西,犹言“陇右”。西垂在今甘肃礼县东部,西和县北部,西汉水与西和河相交之处,也即秦所建西县地。《汉旧仪》说:“祭人先于陇西西县人先山,山上有土人,山下有畤。”文中说的“人先”即祖先,“土人”应指建祠所塑祖先神像,畤为帝王祭祀天地五帝的场所。礼县东北部的祁山(1946年以前归西和)由山名看本即祭祀之山。“示”字旁的字都表祭祀,右耳旁同于“邑”。则秦人的人先祠应即今祁山或大堡子山。大量传世文献、考古成果与文化遗存证明,秦人发祥于陇南、天水一带的陇右地区。

  编者按为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展示甘肃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省政府文史研究馆充分发挥优势,组织馆员、研究员深入调研,加大对周祖文化、秦文化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相关文化传承和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的挖掘整理,以大量的史料进一步论证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历史定位、文化认同,为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有关历史事实,普及相关知识,凝聚共识,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历史文化》版从本期开始陆续刊登部分成果,以飨读者。

  秦早期文化在陇南天水一带的遗存

  《史记·秦本纪》中载商代之时秦先祖有名中者,“在西戎,保西垂”。王国维《秦都邑考》一文也说,秦之祖先中居西垂,其地或称作“垂”,或称作“犬丘”,或称作“秦”,皆在陇坻以西,为“宗周之世”(即西周时)“秦之本国”。其后迁至雍,相当于春秋时代;再迁至咸阳,相当于战国时代。

  学者们根据秦人以鸟、凤凰为图腾这个事实,推断秦人本是少昊族,属东夷,其中一支很早就迁至陇坻以西。但在西垂之前秦人究竟在何处,古代文献中没有记载。近年清华大学所收藏一批竹简公布,其中记载秦先人为“商奄之民”(商人数迁,其第六个都邑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名奄,故“商奄”指今曲阜一带),周成王时迁到“朱圄”,即今甘谷县西南与礼县北境相接的朱圉山。但朱圉山上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我认为这里朱圉山只是一个地域标志,未必即迁于山上。秦人应是沿昧谷(文献中也作茅谷、峁谷、峁水,即今礼县东北冒水)南下而到汉水上游。清华简以最可靠的记载证实了秦人至迟在西周初年即迁到陇右的事实。但这又同《史记·秦本纪》中商代之时秦人祖先中已居西垂的记载相矛盾。我认为,西周初年之所以将秦人之一支迁于朱圉山或曰“朱圉之阳”,因为秦人远祖中已有人迁于这一带,不然,怎么从最东的商奄之地而一定要迁至在当时来说属最西的汉水上游?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