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文化 > 其他文化
秦州古巷系列:共和巷(图)

时间:2011-08-03 01:26:16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共和巷 李吉定   共和巷是古秦州一条让人确实难以割舍的巷道,你一但走进去,是不大容易走出来的

 

共和巷

李吉定

  共和巷是古秦州一条让人确实难以割舍的巷道,你一但走进去,是不大容易走出来的。倒不是它如古人的“九宫八卦”迷魂阵,令入者不辨东西,相反,它以其真实留给从太多的记忆,这些记忆,牵着你记忆深处的一根根神经,让你时常想起。

  除了对冯国瑞先生的敬仰外,我生活中对那些普通的平民百姓以及他们所居住过的小巷民居的种种回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会日渐淡薄,而留下的始终是点点滴滴。

  渐行渐远的民居

  共和巷是古秦州城内一条非常有名的巷道,先前巷道两侧为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旧民居。其数量之多,保存之完整,让你咋舌。只是,现代化的大潮谁也无法阻挡,古民居消失了,高楼大厦起来了。

  确实,天水是一座很好的城市。她跻身于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的时代列车之上。因此,曾承载着秦州居民记忆的筑土为墙、青瓦为顶的古旧民居日渐减少。这些房屋的拆除,让不少文化信息只能作为记忆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我用几个简短的片段去感受已渐行渐远的天水古旧民居,    

  片段一,有一年我曾就目睹了上署“道光三年八月初四日,悬恩人李辅玉,三岔寺沟人,地方距城一百五十里。署秦州直棣州正堂加三级记录五次贰批”等字迹,以及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日意等法西斯灭亡时的《陇南日报》等珍贵的历史文献,为民工现场焚烧,路过的我只抢救出很少一部分,一些也许记录着秦州某个历史阶段重要价值的文献就这样消失了。那大火焚烧的情节始终让人心痛。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