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文化 > 其他文化
天水古巷(图)--王若冰

时间:2011-08-03 01:22:57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8190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天水多古巷。天水的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688年的秦武公时代。在城垣面积并不大的天水古城,历朝历代拓延并保存下来的百年古巷竟有160条之多。东关的百年名巷有忠武

  天水多古巷。天水的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688年的秦武公时代。在城垣面积并不大的天水古城,历朝历代拓延并保存下来的百年古巷竟有160条之多。东关的百年名巷有忠武巷、仁和里、尚义巷,北关的澄源巷、西方寺巷、十方堂巷显然与宗教有些瓜葛。西关是天水老城中心,唐宋以来一直店铺如云,民居弥望,数百年以上的古巷更是如织如网,飞将巷、织锦台巷、玩月楼巷、古人巷、折桂巷……纵横交错,里勾外连,如古城的血脉,吐故纳新,迎来送往,蕴含了上启秦汉,近及明清的万千气象。

  曲折幽深的古巷像静静流淌的小河,在秦砖汉瓦覆盖的城区无声无息地穿行。那一座连一座的深宅古院如泊在河岸的古船,紧紧依偎在小巷两岸,把一支支古老悠远的谣曲从古巷深处吹送到街市上,弥漫全城。于是,这古色古香的小巷便从古城悠远的历史中蜿蜒而出,一直延伸到了现在。被鳞次栉比的古老宅院簇拥着的小巷,原本是百姓进出行走的普通街道。忽然有一日,自这小巷深处走出的某个人中了举、做了官,或拼着性命在外边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寻常小巷便名声大振起来。平日里为柴米油盐累得愁容难展的左邻右舍,也都平添了矜持和自豪。于是花木扶疏、影壁映月的庭院便香烛长明,喜筵开张,整条街巷大人小孩聚拢到一起披红庆贺。这种场合,少不了要请几位德高望重的名人雅士壮壮声威。酒过三巡,有人提议说这巷子百来年就出了这么个人物(或“这么件大事”),得请人给这巷子改个名,一为小巷扬名,二可昭示后人。一些时日之后,这巷口便建起了堂堂皇皇的牌坊,高悬起了一块乌黑发亮的雕漆大匾,沿用了几辈人的巷名被一个名字、一句警世格言,或一种古诗意境取代,小巷也如开创了新纪元,一夜之间从密如蛛网的众多街巷中脱颖而出,成了满城的荣耀。从此,祖祖辈辈居住在这条巷子里的人们,从这一如往昔的巷子里走出来之际,便被人抬举、尊敬。其后的方志史书,或许就避不过了,得费点笔墨,把这巷道的变迁史及与之有关的人事记录下来,成为古城的另一种历史。

发表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51La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