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人文 > 乡音乡情
【淑曼】敬重的老师——庞瑞琳

时间:2017-04-13 21:25:50  来源:天水新时空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敬重的老师——庞瑞琳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冲动,想用我细腻温婉的笔,不过在于抒情与述及我德高望重的老师。我更希望透

敬重的老师——庞瑞琳



             default (1).jpg

     

 

      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冲动,想用我细腻温婉的笔,不过在于抒情与述及我德高望重的老师。我更希望透过我的文字,呈现朴素真切老师的点点滴滴。而不是我的精雕细琢的不食人间烟火,寻常人家的窗前月,平凡的日子,琐碎的细节,我慢慢懂得,感恩老师。


      与老师的初识,细说也有二十几年有余,那时她正在杂志社任编辑。我呢,在写作圈里,在诸多朋友眼里,只是一个爱读书、闲暇时多愁善感地写诗、叙述自己内心感悟、真诚知性女子。每次与老师写作上的交流与贯通,总都是在老师耐心、细致的点拨下,凡尘俗世里的一花一草、一人一事豁然开朗给予了我创作上、源源不断的灵感而心存感激。老师对我,及我对老师的了解,至今都是进行式,因为老师的言行里,浮现出更多的吸引力,我期待每一次的相逢,追随老师。老师身上那种“经霜红叶老更成”不仅仅是岁月留给她的印染,更是对一生执爱文学的见证。对老师的感知,一如水面之下,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我所不知道的,正因为还有那一大部分的未知,反而促使我期许而好奇不断,我试着问自己;老师七十多岁的年龄,笔耕不断,创作颇丰,是什么法力使老师神采奕奕、谈笑生风、记忆力惊人?在这红尘之上,吟诗作赋,到了饭口上,仍不忘与围座在一桌的诸位学者、友人、学生,切磋酒歌唱腔,笑看人生,守得云开?铬印在我记忆里。


default (2).jpg


 

      难到老师是“昌星入命宫”的女性?所以老师才会如此幽闲儒雅,博闻广记,机变异常,内蕴深厚、喜性文艺。虽然以上有点迷信,但是我仍然相信老师不是凡人,她是遗落在人间的文昌星。因为在中国古代认为天上的星宿与生活在凡间的人物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对应关系。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中写道:“初,日官奏文昌星暗,科场当有事。”可见,文昌星对地上的人们影响有多深远,“聚人徒,立师学,成文曲”。

      

      老师生于1941年,先后在原天水市第二工业局、教育局、妇联、文化局工作,自幼酷爱文学艺术。自1972年以来,发表中、短篇小说,儿童文学,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文学作品七十余篇(部),一百余万字。部分作品被编入省级以上各类文集八部,出版报告文学一部(与人合作)。作品获国家、省、市级奖11次。被《甘肃文学四十年》一书列入甘肃六位女作家之一。系甘肃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现任作协名誉主席。1990年被中国妇联聘为“中国妇女调查中心调查员。”她的文学创作,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细腻,塑造了一大批生动的妇女形象,她的小说,在甘肃文坛曾引起强烈反响,并有多部作品获奖。因此也被誉为“五朵金花”之一。


default.jpg


 

      老师喜爱旅游,每每杨柳依依、桃花李花竞相开放的季节,她都会召集我们一起与她野外踏青、赏花。赏花一路上,她是最欢闹、幽默、睿智的一个人,她时不时的吟诵古人描写春景的诗句,比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扯着嗓子对上一句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老师指着随处可见酒家迎风招展的旗子感慨讲;“建造的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蒙蒙的烟雾般的细雨之中”。我在惊诧老师超强记忆的同时,更难忘与老师在一起的日子,无一刻不是在学习着,进取着,我还与老师特别在写作上交流着,老师讲中国“好事多磨”的传统文化心理等因素,那些因诗定情、拨乱离散、终得团圆的情节模式,需要注重的曲折奇巧的特点,都使我受益匪浅。以上这些点滴,谁又能否认,这不是一段难忘的好时光呀!


      老师从台湾旅游回来,带回了台湾产的“洛神花”蜜饯。她第一时间打电话让我们大家往她家聚。对于我来讲,初听“洛神花”这名字,不知做何解释,感觉上带有诸多的浪漫诗意。当我们一进老师的家,首先老师就好似一个孩子,那种急于将她的所见所闻要分享与我们的心情,是那样的急不可耐。从她看见我们的第一眼神里,她就始终游移在我们诸位的身上,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那十日的旅游,你就能感受到母亲与孩子短暂分别重逢的喜悦……老师微笑着劝让我们品尝“洛神花”蜜饯,讲解台湾种种见闻、风俗;“拿洛神花来说,它是植物界的红宝石。洛神花花语,是安详。”老师总是将最主要的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


      “洛神花”蜜饯摆放在一个漂亮的瓷盘里,乍看鲜红清透的颜色充满着热带的火辣风情。一尝,酸中带甜的滋味,足以让人消解暑气。忍不住好奇,我在网上搜寻“洛神花”蜜饯。“洛神花”的正式名称是“洛神葵”,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它的老家在印度,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于日治时期引入台湾种植,现今以台东县为全台最著名的产区,生产地包括金峰乡、太麻里乡、卑南乡、长滨乡等地,其中以金峰乡嘉兰村的种植面积最大,而有“洛神花乡”之称。每年5、6月小米收成完毕,将土地稍加整理后,就可将前一年收成后晒干的洛神花种播入田中,到了11月洛神花开始凋谢,就要展开采收。


      “洛神花”可食用的部位是花瓣凋谢之后的萼片,为了避免采收过程中伤害娇嫩的花萼,全程需要手工采收,相当耗费人力。采收期间,村民采用换工方式,以便应付繁重的工作。首先砍下枝干,再将花萼从枝干剪下,趁着花萼尚有水分,将种子分离出来,然后以烘干机烘烤,以便长期保存。干燥的“洛神花”加水煮开后即可饮用,没有完全烘干的“洛神花”则制成蜜饯,一点也不浪费,加以“洛神花”酸度高、果胶多且纤维少,也经常加工做成果汁、果酱、果冻等。


QQphoto.jpg


 

      尝罢了“洛神花” 蜜饯,还有礼物给予我们。当打开包装,竞是一款围巾。这一款式的围巾,千万可别小看了它,抖开可以当成披风;扭一十字型状,就是百搭的女式小背心;重叠既可变换成冬天时尚的女式绒帽;撑开圆筒的围巾顺势钻进去,就是一款经过改良的古时旗袍……老师在一旁开心地帮着我们变幻着花样试弄着,每每变幻出一款新的式样,她就会忍不住哧哧笑出声来。瞬间我懂得了;“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里包含的意义。


      俗语讲:“三个女人一台戏”,可眼前的情景,却绝对不是三个女人的一场戏,叽叽喳喳的欢闹声,就差没有将老师家的屋顶掀翻……这是老师与我们之间率真的一面。老师经常讲;看到大家因为文学而相聚在一起,就是她最大的开心。是啊,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老师牵头筹备成立了《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在市妇联及《秦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师凤轩的关怀指导之下,经过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出版《织绵台》刊物。《天水苏蕙文化研究会》是由天水省内外苏蕙文化研究者、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群众性社会团体。但就是这么一个社会群众团体,在老师的倡导下,着眼起点于为推进天水文化、旅游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此不得不为老师浓墨涂彩,老师的做为是为我们树立起一杆旗帜,我们的内心涌动起一种感动,一种崇高!江山代有才人出,谁持彩练当空舞?


      老师至此无憾!

      而我们会被老师的这种精神境界所笼罩,由衷感到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真是文学的使命催人奋进,直至最后一刻的理想主义。


      毋庸置疑,无论时光如何嬗变,时代如何变迁,老师教给我们始终都要怀有一种美好的向往,怀有一种激情和渴望,她传承着古秦州的情操、宣扬着古秦州的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古秦州文明,猜想老师一定是回归了内心的宁静与纯净,都市浮躁仿佛过眼烟云,只有对艺术文化的目光穿透时光的隧道,一种清纯的审美心态,如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曰乎。



文 / 淑曼   2017.4.13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