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家坝村中药材种植)
发展思路清了
干群关系密切了,群众才能畅所欲言,把阻碍村集体发展和他们致富奔小康存在的问题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从而使得各级党员干部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帮助“双联”村理清发展思路。
秦岭乡马鞍山村共有350人,13名党员,全村经济情况较差,属于贫困村。由于地处高寒阴湿地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虽然村民外出务工,但由于没有专业技能,收入普遍较低。
从对群众的调查中了解到这一村情后,秦州区编办党员干部多次来到马鞍山村各自联系的农户家中,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理思路、出点子、谋发展。他们通过向联系户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市场信息和务工信息,帮助群众转观念、换脑筋、增本领,进一步帮助联系户理清了发展思想,寻找到了发展路子。
秦岭乡斜坡村和大庄村分别是区委宣传部和秦州公安分局的“双联”村。调查了解到两村传统经济作物增收难、农民致富步子慢的现状后,两家单位今年为大庄村“双联”户试种大樱桃35亩、核桃20亩,为斜坡村争取到4万元资金用于中药材基地和阵地建设,从而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村民致富增收。
秦州区林业局结合“双联”村村情,扶持牡丹镇红土坡村流转土地,提供落叶松苗木2万多株,造林100亩;为河脉村硬化主干道及新修农路2.9公里,投入苗木1.1万多株,建成核桃园500亩,并计划筹措资金4万元,为河脉村和王家大山村搭建便民桥、进行道路整修拓宽。
为了明确今年的帮扶计划和措施,秦州区委农工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与“双联”村天水镇孙陈村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座谈交流,通过探讨,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路:抢抓天什高速公路过境的机遇,谋划发展农家乐和观光旅游农业;积极改造旧果园、规范管理新果园,培育壮大村上支柱产业;依托食醋作坊、孵化鸡苗、畜禽养殖、农机修理等家庭产业,大力发展家庭经济;组织村民参加各种科技培训班、农民技能培训班,不断提高村民综合素质和致富技能。
在“双联”行动中,市、区领导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前往各自联系点,详细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和联系村产业发展情况,并与干部群众座谈,共议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办法。
3月31日,市人大主任柴金祥来到“双联”点中梁乡李家庄村,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双联”项目落实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及今年全村经济发展的规划打算;详细了解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征求村民对活动的意见、建议。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后,为加快联系村发展步子,柴金祥表示,将通过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村民吃水难、产业路修建、400亩核桃园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村巷道美化亮化等6项惠民项目。通过 “双联”这一载体,争取早日让李家庄村脱贫致富。
秦州区人大主任文月平也多次深入到“双联”点皂郊镇冯家坪村进行调研,与镇、村干部及部分群众共同商讨今年的帮扶工作。
通过调研,文月平指出:冯家坪村近年来撂荒地增多,村上要利用交通便利优势和有果品种植的传统等优势,开展土地流转工作,进行果园建设;同时,对通村水泥路水毁路段进行维修加固,在道路两边栽种行道树,进行绿化美化,争取建设成为景观路。
通过谋划,冯家坪村干部群众对发展致富有了足够的信心,对将冯家坪村打造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示范村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在“双联”行动中,秦州区按照单位联系村组、干部联系农户的原则,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边架起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一边做群众发展的“知心人”,通过争取项目、赠送物资、看望慰问等形式,与联系户结成“亲戚”,在给他们送去爱心和温暖的同时,与他们一起想办法、谋发展,理清发展思路,力所能及地办实事,加快了“双联”村发展和联系户致富的步伐。
(中梁乡杨家山村新建的阵地)
帮扶措施多了
理清发展思路仅仅是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定的帮扶措施,“双联”村发展和联系户致富仍然是一句空话。因此,在此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秦州区政法委开展了民营企业“联民又联心、共建新农村”行动。倡导社会力量帮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的原则,与天水浙江商会、天水卓雅服饰公司、天水高盛纺织公司、天水天天乐菜篮子公司等多家企业来到 “双联”点平南镇何山村,就该村建立劳务输转基地、搞好土地流转、调整产业结构等问题,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并为他们送去了天水浙江商会捐助的价值近万元的化肥和办公桌椅,支助联系村农户开展春耕生产,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双联”行动中。
秦州区政法委所引入的民间商会参与“双联”行动,搭建起了企业与村级组织、村民之间信息互通、商农共建的平台,激发了社会组织活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