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慕鸿书社
张小林【全国书法名家走进天水作品展播】

时间:2016-10-13 10:24:00  来源:天水新时空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张小林,号陇首山人,斋号汉风堂,秦塬阁。男,汉族。1974年9月生,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硕士研究生班,师从我国书法界泰斗欧阳中石教授和郑晓华教授,并得到沈鹏、李铎、林岫、张海、张旭光、周志高、陈洪武等名家的悉心指导,受益匪浅。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优秀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览、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新千年书法大展、“中华风”书法名家邀请展等。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丛书——关注张小林》《张小林行草书百联集》《篆书百寿图》

展播.jpg

515500010442722542.jpg

   张小林,号陇首山人,斋号汉风堂,秦塬阁。男,汉族。1974年9月生,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硕士研究生班,师从我国书法界泰斗欧阳中石教授和郑晓华教授,并得到沈鹏、李铎、林岫、张海、张旭光、周志高、陈洪武等名家的悉心指导,受益匪浅。作品先后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首届优秀中青年书法家作品展、“走进青海”全国书法展览、第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新千年书法大展、“中华风”书法名家邀请展等。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系列丛书——关注张小林》《张小林行草书百联集》《篆书百寿图》《篆书百福图》等系列作品集。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教育基地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书法名家导师工作室助教、慕鸿书社执行秘书长、天水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水金石拓片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天水书画研究院院院长。

張小林作品

~~~~~~~~~~~~~~~~~~~~~~~~~~~~~~~~~~~~~~~~~~~~~~~~~~~~~~~~~~~~~~~~~~~~~~~~~~~~

 

千年陇头吟

 

文/張小林

 

 

   关山,古称陇山,又曰陇坻、陇坂、陇首。陇山有道,称陇坻大坂道,俗云陇山道。《太平御览·地部十五·陇山条》载:“天水有大坂,名陇山……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自周秦至汉唐直至明代海运未开通以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关陇古道一直是我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纽带,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寨”,是古丝绸之路上建筑工艺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古道群。千百年来,以陇山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便一直盛行不衰,为古诗词和古音乐创作拓宽了空间,提供了新的领域。“陇山意象”也不断丰富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元素。

  陇首者,陇山之开端,即“陇头”。因而,位于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陇县交界处的关山,于中原汉人而言,自是意义非凡:登关山之巅,可东望八百里秦川;去关山以西,却又是大漠边陲,加之“其坂九回,上者七日乃越。”山间地势高险,流水相照,景物奇特。这就为文学作品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素材。

  最早描写关山的文学作品应该出自《诗经·秦风》。据《史记·秦本记》记载,秦人自中潏(yu)“在西戎,保西陲”,至秦文公四年(前762年),迁都关中。秦人以西陲即今天水一带为根据地,生活了300多年。而据考证,张家川境内关山秦家源即为秦人非子牧马之地,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秦风》提供了有力的根据。而《秦风》十篇中大约有六篇与思贤、访贤、得贤、弃贤的主题有关,描写了秦人在关山西侧真实生活的写照,比较全面地概括了秦人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动态。这些诗作虽无直接描写陇山,却描写了陇山之上的民情民俗,算是陇山文学元素的开端。

  至汉代,乐府诗出现以后,就有以“陇头”为题材的辞赋出现。汉博望侯张骞从西域返回,得到了佛教乐曲《摩诃(he)兜勒》一曲,西汉李延年以这首胡人曲子为例,衍生出了新的同一音调体系的二十八首乐曲,其中就有以陇山为题材所作的《陇头》一曲,所用乐器主要有鼓、角,用于军中,适用于马背上演奏。《陇头》,即《陇头吟》,又名《陇头水》。按照古人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惯例,必将诗、歌、舞三融为一体表演,因而既有曲谱,便有诗词,目前发现最早的以此曲来演唱的诗歌是《甘肃通志》所录的魏、晋时期的《陇头吟》三首,即: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但这两首诗歌至今作者不详,创作背景无从知晓。描写了途经关山的劳役之苦,流浪之苦。歌吟之声显得苦楚凄凉,而又慷慨悲壮。这就将“陇头题材”一下子变得哀婉悲怨起来,愁苦、思乡、离别、悲凉之情成了陇山诗歌表达的重点符号。

   后来文人雅士多为《陇头》曲谱写歌辞,《乐府诗集》录南朝至晚唐诗人歌辞二十一首,宋、元、明、清诸代仿作者甚多。“陇头”因为世代传唱,“陇头题材”便越来越引人瞩目,确立于汉代,流行于南北朝、隋、唐诸代,消歇于宋代。元代以后,由于诗歌复古之风盛甚,“陇头题材”也随之兴盛,几乎所有著名的诗人都创作过这一题材。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文学题材,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元素和空间。

  南北朝以后,以陇山为题的诗歌逐渐多起来。从形式上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以“陇头”为主的边塞诗。因为陇头“北接大漠,南界汧陇,高五十里,冬夏有雪。”,故而陇头关山便代表了边塞。如陈后主的《陇头》:陇头征戍客,寒多不识春。惊风起嘶马,苦雾杂飞尘。投钱积石水,敛辔交河津。四面夕冰合,万里望佳人。着力渲染陇头“寒多”春少、朔风惊马、苦雾杂尘、夕冰四合的恶劣环境,以凸现“陇头征戍客”的艰苦悲苦,揭示他们“万里望佳人”的思乡情绪。

  又如晚唐翁绶(shou)的《陇头吟》:

  陇水潺湲陇树黄,征人陇上尽思乡。

  马嘶斜月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

  残月出林明剑戟,平沙隔水见牛羊。

  横行俱足封侯者,谁斩楼兰献未央。

  与陈后主之作相比,此诗笔调显得健朗一些。作者运用多种意象(如潺湲的陇水、枯黄的陇树、月夜的马嘶、劲急的朔风、寒空的飞雁等)来映衬征人悠长浓烈的思乡之情。“残月出林明剑戟”,展示了戍边将士坚守边关、严阵以待的紧张场景;“平沙隔水见牛羊”,则描绘了陇水对岸野沃草丰、牛羊成群的平静画面。二句一张一弛,形成鲜明对比,为末尾言志进行铺垫。最后一句借典故明志。作者希望有人能够像汉代傅介子那样勇斩楼兰王,平定边患,报效国家。这是古代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希冀和志向,也是边塞诗歌常见的主题思想。

  二、借“陇头”来表达出征将士的思乡、离别之愁。《元和郡县志》记载:“每山东人西役,升此瞻望,莫不悲思。”这说明古人将陇头看作是中原故土与异邦的分界线,行至陇头,思乡之苦便油然而生。如梁元帝萧绎(yi)的《陇头水》就表达了这种意绪:

  衔悲别陇头,关路漫悠悠。故乡迷远近,征人分去留。

  沙飞晓成幕,海气旦如楼。欲识秦川处,陇水向东流。

  作品写了人们在告别陇头时衔悲怀恨的心情,觉得此一去便是故乡渐远,归程迷茫。

  又如徐陵的《关山月》: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陈上祈连。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此诗写得清拔苍凉,借物抒情,表现了征人的思乡与无奈,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期待和平的感受。为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关山月》又被定为词牌名。

  唐代诗人也有此类诗作,如杨师道《陇头水》云:“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卢照邻《陇头水》也云:“陇坂高无极,征人一望乡。关河别去水,沙塞断归肠。”

  离别诗以唐代边塞诗人岑参赠别宇文判官的作品最为显著: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

  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

  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

  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

  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

  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

  山口月欲出,先照关城楼。

  溪流与松风,静夜相飕飗。

  别家赖归梦,山塞多离忧。

  与子且携手,不愁前路修。

  三、借陇头抒怀。这类中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以陇头相关的历史人物来抒发情怀。如王维的《陇头吟》可作这方面的代表作: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上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旌空尽海西头。

  此诗以李广、苏武一生的遭遇来揭示了朝廷赏罚的不当、社会的不公、人生的不幸。

  中唐鲍溶的《陇头水》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旨:

  陇头水,千古不堪闻。生归苏属国,死别李将军。细响风凋草,清哀雁入云。

  这是诗人过“陇头”时,忽听“千古不堪闻”的陇头水声,不禁感慨万千,怀古抚今,由人及己,借苏武、李陵的遭遇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悲愤。

  其二是借关山来表达自己意愿和心绪的作品。有借戍边的艰辛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报效朝廷的宽阔胸怀的作品,如南北朝时期王褒的《关山篇》:

  从军出陇坂,驱马度关山。关山恒掩蔼,高峰白云外。

  遥望秦川水,千里长如带。好勇自秦中,意气多豪雄。

  少年便习战,十四已从戎。辽水深难渡,榆关断未通。

  也有表现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激愤的作品,如杜甫在流浪途中过关山时的叹息: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至唐以后,陇头景物多已成为文学意象,有象征意蕴,具有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的功能。如,陇头水、陇头云、陇头树、陇头月、陇头雪、陇头风、陇头沙、陇头鹦鹉等。这些意象都寓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表达出创作主体独特的人生感受和思想情感。

  以“陇头水”为例,表现戍边将士悲苦的象征的,如元代胡布《陇头水》云:“不是陇水声辛酸,千古万古英雄流泪血,至今幽咽不曾干。”明代胡奎《陇水吟》云:“陇头水,鸣呜咽。朝洗秦人骨,暮流汉人血。秦骨化黄土,汉血归黄泉。水流如人声,夜哭长城边。”清代施闰章《陇头水》其四:“陇头水幽咽,陇头人发白。陇头人回头,陇头水自流。”千百年来,在诗人眼里,“陇头水”就是征夫泪、英雄血,是边塞残酷环境代名词,是戍边将士血洒疆场、悲壮捐躯的象征物。或许只有在盛唐时期,边塞曾成为乐于冒险的有志之士的“人生博弈场”,而其它年代,边塞总是一派“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悲凉境况。这就是“陇头水”始终与征夫的悲苦、将士的血泪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凡写边塞题材的诗歌多半出现“陇头”意象,凡出现“陇头水”意象的诗歌一般是边塞题材的作品。

  以“陇头水”表现行人思乡之情的,如宋代陆游《陇头水》云:“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枕绿沉枪,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宋代唐庚《即事》云:“归心急似陇头水,华发多于岭上梅。” 明代薛蕙《陇头水》云:“陇关出塞路,征客离乡思。忽闻呜咽水,共下潺湲泪。”从这些诗中不难发现,“陇头水”既是诱发乡思的物象,又是思乡泪水的比衬性意象。通过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了;通过映衬,把思乡之情渲染得更加浓烈。它与西役行人的故乡情思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又以“陇头水”表现离别有宋代王安石《送董传》:“悠悠陇头水,日夜向西流。行路未云已,归人空复愁。” 明代何景明《陇头流水歌·送刘远夫行》:“我欲望长安,陇阪高蔽天。陇阪高可陟,陇水鸣溅溅。”“长安有高楼,不见陇西州。可怜陇头水,日夜东北流。”

  “陇头月”也是古诗人用得较多的意象。尤其是在抒写离愁别恨的作品中,一般成为孤独和忧伤的象征,因此,“陇头月”也剥离不了这层色彩,甚至被赋予更深沉的(生离死别)象征蕴意。元代顾瑛《寄远曲》:“朔雪满天山,征人去不还。惟应陇头月,照见玉门关。”元代范梈《怀京城诸公书崖州驿》:“只今夜夜陇头月,照见征人有所思。”明代皇甫涍《陇头水》:“月照潺湲泪,霜凋离别颜。笳声杂陇树,雁影没秦关。”

  “陇头鹦鹉”是一个十分独特的诗歌意象。《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九记载:陇山“上多鹦鹉”。由于鹦鹉善于学舌,故有很多人豢养之。明代高岱《咏鹦鹉》云:“一入深笼损翠衣,陇云秦树事全非。月明万里归心切,花落千山旧侣稀。”明代张维《鹦鹉》诗云:“憔悴君家历岁年,翠襟蒙宠自须怜。能言肯信真如凤,钩喙应知不类鸢。千里云山迷陇树,几回魂梦绕秦川。稻粱未必虚朝夕,直为樊笼一惘然。”这些诗着力地表现陇山鹦鹉能学人言的能力、不忘故乡的“情怀”和不甘囚禁的“性格”。而不忘故乡、不甘囚禁也是诗人所共有的情怀和所崇尚的人格。从这点看,诗人与陇山鹦鹉有相通之处,故诗人借咏鹦鹉以明心志,在陇山鹦鹉身上寄寓自己的生活意绪和人生诉求。

~~~~~~~~~~~~~~~~~~~~~~~~~~~~~~~~~~~~~~~~~~~~~~~~~~~~~~~~~~~~~~~~~~~~~~~~

 点击文字进入专题页面

0CAX9HJOR.jpg

关注天水新时空微信平台,随时随地接收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