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天水新时空——天水第一门户网_天水新闻_天水旅游_天水文化_天水名人_麦积山_伏羲庙_羲皇故里_大地湾_水帘洞_大象山_轩辕故里_李白故里
首页
|
百姓生活
|
天水娱乐
|
文学园地
|
天水书画
|
天水人文
|
天水文化
|
图说天水
|
天水交通
|
天水企业
|
天水农牧
|
汽车频道
|
微博
社区
|
天水旅游
|
天水财经
|
天水健康
|
天水教育
|
陇右文摘
|
天水房产
|
天水摄影
|
天水建材
|
天水购物
|
天水城镇
|
特色美食
|
图片
专题直达:
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
社团组织
伏羲文化旅游节
非物质文化
天水微时空
杜甫文化
苏蕙研究
天水网信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
首页
>
天水文化
>
其他文化
天水十坡村遗址(图文)
时间:2011-10-10 07:54:34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热点导读:
十坡村遗址位于甘谷县渭阳乡十甲村北200米处。1956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调查发现。1957年3月5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坐落在渭河北岸第
十坡村遗址位于甘谷县渭阳乡十甲村北200米处。1956年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调查发现。1957年3月5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坐落在渭河北岸第二台地上,东起三合村北山,西至农路,长500米;南自台地边尚,北到山脚,宽100米,背山面水,地势开阔,面积5万余m2。宜于原始先民聚居繁息,古文化堆积层厚达0.8—2米。断崖、沟渠、田埂上暴露有灰层、灰坑、白灰居住面等遗迹。地面上遗物也比较多,采集到标本有石器、陶器等。石器主要是斧、铲、簇等。均制作精良,有的至今仍显锋利。陶器以残片为主,含泥质和夹砂两类。陶色以红褐色为主,其次是红陶和灰陶。从陶片可辨认的器型有红陶罐口沿、陶杯底、钵、鬲足等。多素面。饰纹以绳纹为主,篮纹、刻划纹、附加堆纹为次。
其中完整器物有:(1)双耳折肩罐,通高36、口径18、底径9厘米。侈口、高颈、折肩、斜腹、小平底、色橙黄,腹附双鼻耳。(2)夹砂陶釜,通高10、口径7厘米。侈口、深斜腹、平底。颈部一周附加堆纹。
从所获标本看,遗址主要内涵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遗存。遗址保存完好。
上一篇:
关于秦州官屯岭云雾山的话题(随笔)
下一篇:
神奇的三阳川
本文热评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天水明德书院第十
1987在他乡滩羊肉
书画名家毛晓春等
腊梅吐蕊迎春到 诗
天水杜甫研究会第
“冬至茶悦·饺宴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12月2日麓宸·云界
谢兰 | 家乡的馓饭
崔礼平加入中华诗
兰州天水百名摄影
与风同来——徐云
徐云峰新书分享会
天水市诗词学会第
省市网盟
合作链接
地区网盟
名人博客
-国家媒体-
----------------
-文化媒体-
----------------
-特色网盟-
----------------
-关中地区-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甘肃网
|
每日甘肃
|
甘肃广电总台
|
天水市
|
天水广电网
|
秦州区
|
武山县
|
秦安县
|
甘谷县
|
麦积区
|
清水县
|
张川县
|
天水市文艺网
|
|
中国甘肃在线
|
一周天水
|
天之水网
|
天水城市在线
|
西北艺术网
|
百度站长
|
|
|
|
|
|
|
|
|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