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书画 > 书画作品
[东晋]王珣行书《伯远帖》

时间:2019-11-27 15:16:04  来源:故宫博物院  作者:朱家溍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

5a7f93b48fb9f97671d48d11_1521479940545.jpg

《伯远帖》,晋,王珣书,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

《伯远帖》是晋王珣(350—401年)写的一封信。原文:“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 志在優遊。始獲此出意不剋申。分別如昨永爲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 

卷前引首有乾隆御书:“江左風華”四大字,上有“乾隆御笔”一玺。并御题:“唐人真迹已不可多得,況晉人耶!內府所藏右軍快雪帖,大令中秋帖,皆希世之珍。今又得王珣此幅繭紙家風信堪並美!幾余清賞亦臨池一助也。御識。”钤“乾隆宸翰”“涵虛朗鑒”二玺。

前隔水御书:“家學世範,草聖有傳,宣和書譜”12字。下有:“乾隆宸翰”“幾暇臨池”“耽書是宿綠”三玺。

又御识:“乾隆丙寅春月,獲王珣此帖,遂與快雪中秋二迹並藏養心殿溫室中,顔曰:‘三希堂’,御筆又識”,钤“乾”“隆”二玺。

后隔水上有明董其昌跋,后有乾隆御绘枯枝文石,并识:“王珣帖與其昌跋皆可寶玩,即裝池側理亦光潤堪愛,漫制枯枝文石以配之。乾隆丙寅春正,長春書屋御識”,钤“几暇怡情”一玺。后有“墨云”一玺。

卷尾敕董邦达绘图,邦达有记,又有沈德潜书“三希堂歌”。

卷后有董其昌、王肯堂题记。

本幅前后有古半印二,漫漶不可识。清代所钤宝玺有:“石渠寶笈”“乾隆鑒賞”“乾隆御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養心殿鑒藏寶”诸玺。

收传印记上钤有“郭氏觶齋秘笈之印”。

此帖与陆机《平复帖》为现今仅存的两件晋代名人法书。

王羲之作为“书圣”,垂范百代。但他的书作只以临本、摹本和刻本的形式流传,没有一件真迹传世。王氏家族世代擅书,名家辈出,然命运亦大抵相同。唯羲之族侄王珣有此短笺留在人间,实在是不幸中的大幸。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二王”行草书使转用笔的精微之处,这是刻帖和双勾填墨摹本所无法传达的。

王珣本人有书名,此帖风神俊朗,潇洒流利,在王氏家族书风的基础上自具面目,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王珣《伯远帖》自乾隆十一年(1746年)进入内府,经乾隆品题,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藏在养心殿西暖阁内的尽间,乾隆御书匾额“三希堂”。 乾隆十二年又精选内府所藏魏晋唐宋元明书家134家真迹,包括三希在内,摹勒上石,命名《三希堂法帖》。在西苑的北海建“阅古楼”,把上述刻石嵌在楼内墙上,拓本流传以示临池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养心殿三希堂。 

1911年以后至1924年溥仪出宫以前,《伯远帖》《中秋帖》曾藏在敬懿皇贵妃所居的寿康宫,溥仪出宫之时,敬懿皇贵妃将此帖带出宫,后流散在外。1950 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将《伯远帖》《中秋帖》购回,交故宫博物院收藏。曾经公开展览,并已影印出版。

《宣和书谱》《画禅室随笔》《书画记》《平生壮观》《墨缘汇观》《式古堂书画汇考》《佩文斋书画谱》《石渠宝笈·初编》《古书画过眼录》等书著录。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