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书画 > 书画动态
踏遍陇山志在春

时间:2011-04-29 07:53:26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我在报刊上看到过不少刘志春发表的关于陇山的山水画,他为我们展现的都是陇山的粗犷与雄浑、高远与苍凉,由此也想到他一定是一位不修边幅、长发披肩、风尘仆仆的旅人,没
 
    对自己选择花鸟画,他说:“对植物我更容易发掘其中最美的东西,在大自然中发现美、表现美,要比枯坐家中闭门造车来得更生动、更自然。”的确,在西北荒寒干燥的地域条件下,多数本地画家的花鸟画荒率粗放,而刘虎森以写意之笔在画面上所呈现的清、秀、雅、逸风格无疑是种有趣味的对照,这与他多年来重视写生这一基本功的练习是分不开的。在浙江的中国美院学习期间,画家卢坤文教授以擅画兰、竹而见长。面对学生的称赞,他只说了一句:“要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只有苦练。”这句话如电光火石般烙入他的脑海。而美术大师刘海粟九上黄山的故事更激励着他。使他认识到,要在绘画这一领域有所成就,只有多写生,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不会被淘汰,才能在大自然中发现美、表现美。
 
    他在云南现场写生的画中,芭蕉、紫藤、鸭嘴花、火焰花、炮仗花、西番莲、非洲芙蓉等热带花卉都成为他画作的主角。写生时,他铺毡于地,近距离的观察让婀娜多姿的花草激发他的灵感,强烈的创作激情促使他挥笔疾驰于纸上,笔端凝铸着他所思所想,如画面的整体气势、线条构成等,而有些独特之处更是稍纵即逝,过后再也无法复制。写生期间,他每天平均画三张,而每次大尺幅作品就有百十余张,且多有精品佳作。
 
    近日,他将带着许多新的想法再次踏上旅途,对自己“大模糊、小清晰”的绘画思路做一些必要的调整,并期待着在画面的韵味、用笔节奏等方面能有所突破。他是忙碌的,但他同时也是快乐的充实的,因为,他知道,在艺术的殿堂里,只有不断努力付出的人,才能得到最丰厚的回报。
 
  • 上一篇:浓墨重彩绘人生
  • 下一篇:永远的追寻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