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书画 > 书画动态
张应生这个人——画家张应生

时间:2011-04-29 07:48:24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任何一个人,都有多重的身份和角色。张应生也不例外,他是儿子、父亲、兄长、丈夫、教师、画家。在更多的日子里,我所看到的张应生就是以这样生活的本色行走着的。他和我一

任何一个人,都有多重的身份和角色。张应生也不例外,他是儿子、父亲、兄长、丈夫、教师、画家。在更多的日子里,我所看到的张应生就是以这样生活的本色行走着的。他和我一样,为父母的健康忧戚,为儿子的学业焦虑,为弟弟的前程奔忙,他自行车前的篮框里常常装满了各种菜蔬以及油盐酱醋之类的瓶瓶罐罐,他每天臂弯里夹着讲义上课时的神色和绝大部分老师一样都是匆促而紧张的。有时,甚至于偶尔碰面,连问候也是相似的。“忙吗?”“忙。”“忙什么呢?”“和你一样,瞎忙!”于是一笑,各自走开。但张应生又怎么能我和一样呢,张应生就是张应生。如同张应生不是我,我也不会是张应生一样,我们之间是有距离的。

十年前,我和张应生相距有一幢楼到另一幢楼那么远的距离,那时,他在我的前面,可以北望渭河上生起的风烟。十年后,我和张应生相距还是一幢楼到另一幢楼那么远的距离,此时,他在我的后面。我住的楼挡住了他北望的视线,他极喜欢地坐在他被画笔、画板、画案、藤椅、烟蒂、茶壶、水彩、墨锭、陶罐、瓷器、爬山虎、蝈蝈笼各司其职的画室内,南望他的南山和南山下那家曾经繁盛而今冷落的国营电子厂高耸的烟囱以及南山上的巷口村、狼窝里、元柳树等村落。

十多年就这样在风清云淡中过去了,张应生就这样成了一个喜欢从内向外静静地观看的人。

 

对于绘画,我是外行,但这并不妨碍我附庸风雅喜欢看画或者读画。因了外行,我对张应生的画特别是油画作品看后只能说一个好或者很好这样的评语,而再也不能给他提供任何有价值的意见来,所以我一直以为张应生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是不是源于他内心那种对艺术特立独行的认知我尚不得而知。多少年过去了,张应生的油画作品不赠人亦不送人,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张应生说:“我的油画是不适宜挂在人家里的,挂人家里的东西要平和、雅致,要有情趣,我的油画里没有这些。”是的,张应生的油画作品无一例外都出于他的内心,他手中的油画颜料和油画笔不是简单描摹外界事物的工具,而是他内心情绪和思绪的有效延伸,甚至是他的灵魂颤栗。

张应生说画油画是他心情极度焦虑时最想做的事,我想这是他内心的思考与外在的世界之间的冲突已经达到了不可调和程度时必然结果,是很累也很痛苦的。也正是这种许多人不愿去正视和经历的痛苦和累,使他的油画作品中紧张、忧虑、恐惧情绪基调暗合了现代人正在经历着的时代病灶:在一个传统价值观被物质消解的时代里,人都是茫然无助的,都是无家可归的孩子。无论是他的马系列、即将消逝的风景系列、天堂伞系列,还是七里墩系列,都统摄于这种思考和认知中。于是我私自认为,张应生是最具艺术良知的人,成就了他画作优异品质的正是这种不受市场观念控制的艺术良知,他于2003年经《江苏画刊》提名荣膺21世纪优秀艺术家的殊荣,同年其作品《有马的风景》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十七届新人新作展。2006年,他的山水画《山乡远岫》又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首届网上画展获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家协会收藏。

十年只是个转瞬,张应生现在更多的时间是纵情于中国传统的水墨山色中,而我也已经极少看到他画油画作品了。这种转变我想既是他步入不惑之年后的一个缓冲,也是时间给他出的又一道思考题。如果一个人内心积聚了过多的痛苦与忧虑,这些东西会成为不可遏止的火焰,终有一天会烧焦自己。生命是用来享用而不是被我们毁损的。他曾经说他的名字看似平凡但却是源自佛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他再也不想“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了。为什么要独自承担那么多呢?稀释一下、轻松一下,张应生还是张应生呵。于是,我又在笔墨的浓淡之间,看到了一个有些仙风道骨味的张应生,他笔下的那些山势水姿,寒林野村,其意境冲淡而不失其生机,笔墨肆纵而饱含中和之气,如此,张应生便愈加可爱与亲切了——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更是兄长和友人。

 

 

 

 

 

 

 

 

 

 

 

丹青不知老将至

——画家张友渲

 

还有一年多光景,麦积山风景管理局的专职画师张友渲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2005 - 2010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