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水教育 > 基础教育
小学取消几道杠佩戴统一标志 有学生称有些失落

时间:2012-11-06 08:57:33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保存到相册 武昌实验小学,少先队的"几道杠"被统一的志愿者标识代替 [保存到相册]

  一年过去,“五道杠”的影响还在。【 "五道杠"少年父母称官味由环境养成

  武昌实验小学一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刘欣对此有过反思,但更觉得自己是迫于无奈,她也很希望儿子在学校能谋得一个班干部职位,即便是志愿者,但“人数有限”,也是提升孩子的重要机会。

  儿子是去年转学来到武昌实验小学的,在之前的小学,刘欣最头痛的莫过于恶劣的班干部竞选风气。“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当上班干部,有些家长给我发短信打电话,让我儿子给他孩子投票,有的则教自己的孩子给班里同学买礼物。”

  武昌实验小学的情况要好一些,但她有时仍会不自觉地陷入苦恼:“我不去教孩子学会来事儿、机灵点儿,谁知道别的家长会不会那样教自己孩子,那我孩子岂不要吃亏了,你说帮孩子写个竞选稿应该是人之常情吧?”

  服务与权力区别在哪里

  孩子们有时并没有揣摩到大人的心思。解下“三道杠”的别针,换上志愿者标识,六年级D班的王思妮还不太明白这种改变意味着什么,她只是觉得这个标识也“挺好看”。但走在校园里,她发现,“低年级的学生不再向她投来曾让她印象深刻的敬畏目光。”这让她有些微微的失落。

  但无论在少先队还是班级里,王思妮的工作还和以前一样,作为班长,她上课喊起立,维护班级秩序,行使班里最重要的权力。

  想起刚戴上“三道杠”的那一刻,这个比同龄孩子思维更缜密的小姑娘还是激动得有些飘飘然。走出校门口,有学生家长看到她说:“哇,三道杠!”她瞬间就有了一副“小大人”的神情,美滋滋地甩起马尾辫。在她印象里,“三道杠”比班长要“厉害”得多。

  优越感就像病毒一样滋生,校长张基广描述了这样的情景,“老师不在教室了,一个学生像模像样地拿根教鞭在巡视教室,还时不时用教鞭在这个同学桌 上敲敲、在那个同学头上晃晃,而被敲、被晃的同学都拿一种异样的眼光瞅着他;有时,他站在讲台上,一双眼睛像老鹰一样盯着全班同学,巴不得哪个地方有个风 吹草动,他就会马上做出反应,在黑板上得意洋洋地记上一个不守纪律的同学名字,或者大声地喊着‘某某某,你不要讲话’……”

  张基广很反感班级和少先队干部的“官化”,让学校里等级分明的“一道杠”、“二道杠”、“三道杠”变成志愿者,而且在外部标识上不加以区分,在他看来,无疑能直接遏制这种风气,并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志愿服务精神。

  武昌实验小学少先队志愿者的产生要经过自荐、海选、投票等程序,这无疑是一项创新,虽然同样渗透了成人世界的风格。

  武昌实验小学政教处主任徐仲读称,以前少先队干部都是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现在志愿者的评选由学生投票产生,看重的是孩子的特长、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统一的志愿者标识似乎让这些班干部加队长、队委“泯然众人矣”,但志愿者仍然是学校里的稀缺品,也是孩子们争先创优的目标。

  王思妮说:“我们有58个班、98个志愿者,实际上每个班才分配了两个左右的名额,最多的也不超过四个,我们班有三个。我也是经过班级推荐,还做了演讲,最后同学投票才好不容易当上的。”

  98个志愿者绝大多数都是班干部和少先队干部,志愿服务的内容还不清晰,戴上志愿者标识,他们仍然脱离不了班队干部的身份。

  在孩子们的心中,他们还不能区分“服务”和“权力”有什么根本性区别,很多人仍然向往“稀缺”的志愿者,并乐于听从父母的分析和指导。

  徐仲读一再强调,“我们在做些改变,(通过当志愿者)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树立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校园‘小主人’的新观念。”

  但改变才刚刚开始。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