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document.write("
本站网友 匿名 ip:61.178.132.*
2014-06-30 15:37:49 发表

应当说,中国古代神话中的蛇意象是十分浓重的(进入文明社会又转变为龙意象),仅《山海经》一书就可以看到许多和蛇有关的资料,如《西山经》称“诸次之山”,“是山也,多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北山经》中提到的“大咸之山”与“钅享于毋逢之山”:“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大荒南经》则云:“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有巫山者,西有黄鸟。帝药,八斋。黄鸟于巫山,司此玄蛇。”《海内南经》上所载之蛇更为恐怖:“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山海经》中还有多处有把蛇形象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如《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曰不廷胡余。”《大荒西经》:“西海阝者者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廾合兹。”《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青蛇,名曰夸父。”由此可见,《山海经》中将女娲形象描绘成人面蛇身之状便无足为怪了,蛇与人发生某种关系,其背后潜藏着怎样一种意蕴?有学者认为,“这正是自然力已被人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控制了的神话式反映,所谓‘神’,除了自然神以外,许多乃是其时浮现在历史之流上的父家长豪酋之神话式表现,于是被征服了的蛇也就开始了从王者豪酋之装饰(珥蛇即是以蛇饰示神力)到帝王权力之标志的意义发展”。这种解释,诠释了此种神话意象随社会由野蛮向文明演进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微妙的变化,但却没有能说明此种神话意象产生的原由,要破译伏羲、女娲形象之谜,还要从中国上古的蛇崇拜谈起。
 
支持[0反对[0]
"); document.write("
本站网友 匿名 ip:61.178.132.*
2014-06-30 15:37:14 发表
(回覆盆子)
众多的古典文献和出土文物都证明,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显赫地位的伏羲与女娲的本始形象是人首蛇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伏羲、女娲形象的出现和流行就是中国上古时代蛇崇拜的变形。事实上,蛇是生活于海岱区域的东夷部族的图腾,在他们眼里,蛇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是永恒生命的象征。伏羲、女娲神话在很大程度上即是这种崇拜意识的浓缩。

《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晋王嘉《拾遗记》:“蛇身之神,即羲皇也。”《楚辞 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 ”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山海经 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帝王世纪》:“女娲氏,亦风姓也,作笙簧,亦蛇身人首。”《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曹植《女娲赞》:“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典籍中伏羲的形象还有间接的说明,《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 含神雾》:“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雷泽“大迹”乃雷神为之,《山海经 海内东经》:“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而伏羲与雷神确有血统渊源。又,伏羲、女娲作为苗族始祖神,其形象亦为“人首蛇身”。《山海经 海内经》:“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面蛇身,长如猿,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维。人主得而飨食之,伯天下。”据闻一多《伏羲考》所释,此名曰“延维”的“人面蛇身”,“左右有首”的苗民所祀奉的神明,实即交尾的伏羲、女娲。晋人郭璞注引《庄子 达生》,此即齐桓公所见之“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砖墓画像中的伏羲,女娲形象,腰身以上是人形,穿袍戴冠,腰身以下则是蛇躯,尾端亲密地卷曲在一起。又如山东嘉祥出土的画像石,伏羲、女娲的形象亦同于南阳汉墓画像,两人背向,伏羲在左,手执曲尺,女娲在右,手执圆规,空中有几位长着翅膀的人首蛇身的小人。据说,英人斯坦因晚清时在隋代高昌故址阿斯塔那发掘出土的绢画也是如此。事实上,很可能西汉初期所画的壁画上的伏羲、女娲形象便是如此的了,因为《文选》载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云“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支持[0反对[0]
"); document.write("
本站网友 覆盆子 ip:42.93.19.*
2014-06-24 00:49:56 发表
历史文献为什么说伏羲是人头蛇身,凭什么?谁能回答我这个问题?  王 钰
 
支持[0反对[0]
");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