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茶话会
王彤:以百姓視角為天水文藝鼓與呼

时间:2016-10-04 12:46:14  来源:  作者:  浏览量: ; 字体设置:
热点导读: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ttsswzy.home.news.cn/blog/a/01010010BEFC0D0BD348FBB3.html  ——天水市文藝界人士迎新春茶話會側記   ■本報記者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ttsswzy.home.news.cn/blog/a/01010010BEFC0D0BD348FBB3.html

  ——天水市文藝界人士迎新春茶話會側記

 

  ■本報記者 王 彤

  “‘秦風新韻,品茗雅聚’——2015天水文藝新春茶話會”于1月24日下午2點整隆重舉行。

  這是一場由天水市文化藝術界同仁自發組織、規模空前的文化藝術盛會。活動以天水五大文化為主題,突出一個“雅”字,以文會友,琴曲唱和,書畫遣興。活動的消息發布後,得到了廣大熱心並致力于天水文化藝術事業的各年齡段的羲皇兒女的支持與關注。

  活動當天,與會人數達200多人。應邀蒞臨茶話會的有市有關領導、文藝各界領導、離退休老幹部等。文藝界人士李靖、顧明軒也及時到場;演藝界老中青藝術家米新洪、常小紅、海和平、胡雪梅、賀曉蕙、劉瑞明、呂曉莉、張田芳、蘭建剛、韓慶傑、馬京園、王小艷等;書畫界有王鳳保、張國強、高登寶、劉暉、張友和、金海林、雷震揚、楊蔭濃、姚力毅、楊新國、胡根生、裴冬花、杜建明、侯四平、李元堂、馬斌、童強、宋桂文、趙志強等;文學界嘉賓有龐瑞琳、李益裕、聶大受、王元中、丁念保、白建平、辛軒、閻虎林、胡曉宜、陳曉軍、李丹、唐宏、郭永傑、付伯平、李三祥、郭永峰、蘭葉子、毛瀚章、秦硯、李林芳、白尚禮、蘇敏、汪彤、彭林、楊新宇、鬼石、任亞學 、周小虎、屈俊明、武將、鄭天民、閆武裝、馬新堂、裴愷如及隴南市作家楊天斌等;媒體和攝影界有關春明、年葆東、閆鵬飛、劉曉勇、韓玉峰、趙安生、李正芳、張剛、楊宏偉、王世亭、于偉、辛旭龍、張春龍、韓鐵英、樊宏、毛強、朱晨華、馬鴻賓、毛迷、毛恩海、能昌海、張學斌、聽星竹、曲溪流歌、楊國磐、劉全才等;民間藝術有趙晨、劉雲帆、董福元、阿勝、田彥兵、王彥峰、龐成鬥、陳紅兵、周文義等參加了活動。

  88歲高齡、馳名大西北的著名秦腔藝術家、曾被天水老一代戲迷讚譽為秦腔花臉“第一黑頭”的米新洪老先生不僅到場慶賀,還準備了熱情洋溢的賀詞,登臺表演了《杜鵑山》裏雷剛的一段唱腔。他仍聲振屋瓦的唱腔讓人不得不慨嘆那是黃土地上粗獷厚重、蒼雄高亢的秦腔韻味。瞬時,掌聲雷動。

  第十二屆cctv甘肅賽區民族唱法二等獎得主、青年男高音歌唱演員蘇珍祥給大家獻上了一首讚美家鄉的歌曲《天河熱土》。當充滿豪情、催人奮進的曲子響起,當“卻不知隴上也有好風光”的詞一出口,策劃團隊的每個人則長噓一了口氣:我們成功了。“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2015年中國散文網、《詩潮》雜志“中外詩歌一等獎獲得者李蘢笑著説,“這就是我們排除困難舉辦這次活動的精神支撐。”演出帷幕拉開的剎那,作為這次策劃人之一的郭伯林流下了熱淚。他説,今天的成功,近半個月的夜沒白熬。

  為了這次活動,策劃團隊的人東奔西走聽取各方意見及建議,進行有效的溝通,夜以繼日籌劃各項議程及細節。有時到淩晨4時還在為工作的某一環節仔細斟酌。累了、困了就喝茶、抽煙,以刺激想要睡眠的神經;有時他們會針鋒相對,爭得面紅耳赤,但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給深愛著這片土地的文化藝術界的同仁們搭建一個共同切磋交流的平臺,以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相互團結,合謀共計;增強凝聚力、向心力,為天水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昌盛而做自己的努力。

  即使這樣,在23日淩晨,策劃團隊心裏還是受到了“其他説法”的一定困擾,這也是這次活動人不多的原因。然而,國家二級演奏員,我省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本次活動的策劃人之一姚德明先生給大家帶來了天大的驚喜:1月24日,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文聯演藝中心承辦的“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2015春節大聯歡”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個消息驚人地與“2015天水文藝新春茶話會”高度契合,這猶如一股清新之風,在第一時間吹到每一個參與活動人的心裏,它也為這次活動的正常舉辦吃下了定心丸。成功的一幕瞬時在李蘢、郭伯林、姚德明、楊金鎖、汪月敏、雍曉禮、王忠玉、張剛等本次活動策劃九個人的心底定格下來。姚德明在表演由他創作的二胡獨奏曲《牧馬歡歌》時格外賣力,當他從舞臺上下來時,滿頭是汗。

  李蘢是這次策劃活動的發起和掌舵人,至始至終沒有缺席過一次碰頭會,連續的熬夜讓他直不起腰。活動當天,他時不時雙手扶腰,硬是撐到最後。李蘢的“錢包”一直是活動的好後勤,最後一天晚上,策劃團隊的9個人踴躍自掏腰包,不讓茶話會留下些微遺憾。為了保持這次聚會的文藝純潔性,不依托商家,不拉讚助,一家酒莊一萬多元的洋酒最後也回絕了。《伏羲文化》的編輯楊金鎖,年過六旬,本已退休,完全可以享清福了,但憑他對天水文化事業的滿腔熱火,在這次活動中作為策劃人之一,奮戰到底。還有樂天藝術團團長陳文宏、汪月敏老師、職業經理人雍曉禮、一路陽光的經理張剛及其團隊等,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卓越擔當。白尚禮聽到消息,不顧感冒,半夜起來參與其中;李三祥在接到任務的第一時間拿出主持詞初稿;王忠玉、陳曉軍、李林芳為這次茶話會的成功舉辦盡心盡力,出謀劃策。

  活動在溢香源宴會廳舉辦。總經理王保升對這次活動提供場地與服務。

  應邀參會的作家陳曉軍很感慨地認為:會場中有古稀之年的老者,也有年輕有為的才俊,有天水文藝界不同時期的藝術家、書畫家,作家、詩人,也有喜歡文藝的熱心觀眾,他們齊聚一堂互致新春的問候,暢談生活的感悟,那一份濃濃友情,那一份切切真意,洋溢在每位參與者的臉上,回蕩在每位參與者的心頭。為了文藝,也為心中的那份溫暖和夢想,每名組織者都把一腔熱情無私地奉獻給了這次活動。當文藝以其原本就固有的民間性出現在世人面前時,常常會讓人在心理上産生一種久違了的惜別之情。

  活動現場人頭攢動,天水20多家傳統媒體、新媒高度關注。

  作家白尚禮認為,雖然僅是天水文藝界人士民間自發組織的,但是規格高、名家眾、影響大、定位鮮明。可以毫不誇張地説,這是一場文化的盛會。嘉賓來自各界,演員來自各界,策劃人來自各界。他們有不同的社會地位,他們有不同的擅長領域,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羲皇兒女,那就是天水百姓、他們以不同的方式熱愛著、頌揚著這片養育他的熱土。

360截图20161004124840687.jpg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刷新 匿名发表
合作:天水天磊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 | 甘公网安备 62050202000148号|
Copyright © Tianshuixinshikong. All Rights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